中新网株洲12月10日电 (张雪盈)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配套活动之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推介暨投资贸易洽谈会9日举行,集中发布5项轨道交通应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9个,总签约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发布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招商项目22个,总投资458亿元。
在株洲国际会展中心动力谷大道上,首次亮相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3.0版本穿梭在不同展馆之间,吸引不少游客在现场搭乘体验。
首次亮相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3.0版本,吸引游客在现场搭乘体验。张雪盈摄
“绿色、智能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系统研发主管李春明介绍,新一代SRT采用高能量锂电池储能技术,充电10分钟可跑25公里,升级为氢燃料技术后,可实现超200公里的长续航,还能通过“图像识别+北斗定位”感知地面虚拟轨道,实现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
相比传统液压系统,该列车首次运用商业应用全轮电驱转向系统,具有免维护、响应快等优势;最小转弯半径15米,使其能灵活应用于中小城市主干线、大中城市交通支线等场景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绿色水平。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指出,国家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人口将不断增加,对于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仍将维持增长趋势。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绿色、智能发展,势在必行。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结合自身产业的技术基础研制了绿智城轨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聚焦列车级融合、车地融合、列车群融合和线网融合,打造“一种网络、一套平台、一个大脑”等举措,助推列车运行更节能,预计可使供电侧网侧节能超30%、列车运营效率提升10%,可靠性运营故障率下降30%以上,并使运营成本降低20%。
本次展出的高端城市微循环公交。张雪盈摄
湖南省轨道交通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较强的产业集群优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湖南省轨道交通企业逐渐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规模效应。
“计划到2025年,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做大,服务型制造业占比达到20%,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基本建成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郭宁说。(完)
中新网太原12月10日电 (高雨晴 冉涌 李岩松)根据山西省气象台信息,12月9日至13日,山西全省大范围降雪,局部地区有暴雪,运城有轻度覆冰。对此,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下称“山西电力”)迅速行动,全力应对,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保障民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受影响。
12月7日12时,山西电力与山西省气象局专题会商,发布全省雨雪冰冻黄色预警。随即,山西电力所属超高压输电、变电公司以及各地市供电公司立即响应,迅速安排732人和251台车辆做好应对准备。根据本次降雪的分布情况,山西电力重点加强±660千伏银东线及500千伏风运、左潞、临会等22条线路的防冰特巡,同时将重点变电站恢复有人值守,确保随时掌握现场情况。
据介绍,从12月9日开始,山西电力各级生产部门启动24小时应急值班,实行每日7时30分、17时30分定时报送和发生灾情即时报送制度,全面支撑覆冰数据分析和覆冰研判工作。新成立的融冰工作团队也已完成直流融冰车年度检修,另有无人机辅助除冰队伍5支和机械振动除冰装置3套部署到位,可随时开展融除冰工作。
在此基础上,山西电力进一步加强对配网设备的运行维护,确保易发生覆冰区域的工农业生产用电不受影响,确保民众温暖过冬。其间,运城、临汾、长治等相关供电公司针对线路通道两侧树木覆冰倒伏后可能发生倒杆断线的情况,开展了线路通道树木清理工作;晋中、太原、晋城等供电公司则高度关注配变、线路和电缆接头、绝缘子和避雷器等设备结冰情况,及时消除冰凌,防止短路问题发生。
截至记者发稿时,山西电网运行稳定正常,未出现覆冰断线及其他供电故障。(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