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张钰惠)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为学生提供宿舍,不再是高校的既定规则。“不予安排住宿”,高校的官宣合理吗?
资料图:几位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复习备考。刘力鑫 摄
多所高校明确不予安排住宿
中新网梳理发现,近年来,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例如,厦门大学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除外),学校不予安排住宿。
其中,部分高校明确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例如,北京大学2024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南京大学明确,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早在2019年,复旦大学就明确不为专硕生提供校内住宿,会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也有部分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住宿实行自愿申请制,学校根据现有的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房源给新生选择。
资料图:几位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教学楼的天桥上复习备考。刘力鑫 摄
学生:高校的学术成就是选择关键
在江苏某高校专硕就读的小姜告诉中新网,考上研究生之前,她给自己定下的租房预算是1200-1500元,最后,她在距离学校10分钟通勤时间的地方,租到了月租1300元的房子。
“报考的时候,我也考虑过住宿的问题,但因为学校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很高,我非常向往它的光环,所以可以忽略这一点。”小姜提到,自己在报考时也与家长沟通过,他们一致认为只要能考上,在外租房也是可以的。
在读期间,小姜每个月可以领到200元的交通补助,这笔交通补助是为专硕生提供的,虽然不能抵消租金,但能够缓解她在学生时期的经济压力。
相比于小姜,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小王承担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对于普通家庭的她来说,在学校附近和室友合租一间月租超5000元的主卧,负担比较大。小王表示,自己拿学校“无可奈何”,学校的光环足以让她支付这笔费用。
“这可能是一个大趋势。”小姜认为。
资料图:众多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内复习备考。刘力鑫 摄
针对多所高校宣布不予安排住宿的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住宿资源有限的问题显现;另一方面,硕士生作为成年人,高校不为其提供住宿的风险相对较低,因而会选择让硕士生自行安排住宿。
储朝晖表示,从国际上来看,多数国家的高校不为硕士生提供住宿,甚至一些国家的高校不为本科生提供住宿,同时,一些高校会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房源。
“从高校本身的功能来说,我认为,学校不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提供住宿属于正常情况。”储朝晖认为,提供住宿是高校的辅助功能,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高校为管理更加有效而提供住宿,而从高校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提供住宿应该属于一种常态。(完)
中新网新疆叶城12月10日电(马晓东 赵广越)9日,位于新疆叶城县提孜那甫河中游河段的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迎来了其“高光时刻”。
新疆提孜那甫河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马甲兵 摄
作为提孜那甫河流域内的龙头枢纽工程,本次下闸蓄水将进一步解决流域内防洪、灌溉、发电问题,标志着该水利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是叶尔羌河流域提孜那甫河上的控制性工程,总库容9270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6兆瓦,为Ⅲ等中型工程,工程总投资为16.62亿元,扮演着龙头水库的重要作用。
新疆喀什地区水利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阿布都许库尔·艾依提介绍,该工程于2021年10月完成大河截流,2022年10月开始坝体填筑,2023年7月大坝填筑完成,今年11月通过水库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工作。如今,已具备下闸蓄水条件。
他补充,该工程建成后,将为解决提孜那甫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内四县防洪及106万亩土地灌溉,提供巨大助益。
据介绍,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是造福南疆各族人民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全面建成后,可将提孜那甫河下游防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至20年,将同时改善灌区供水条件,有效解决春旱缺水问题。此外,该工程对改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影响深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