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购彩-用户注册Login-手机购彩-用户注册官方网站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Login|2023-06-03

  中新网通化12月10日电 (高龙安)白色的雪道组成巨大的“人”字,从山顶“写”到山腰,不同肤色的雪友在苍松翠柏间畅享滑雪的乐趣。

  10日,中国通化·奥地利冬季运动高峰论坛暨滑雪比赛正式结束。在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中外来宾共同探讨冬季运动产业合作和未来发展前景;约80位中外选手参加滑雪比赛,完成了2023—2024年雪季吉林省国际滑雪比赛的开门首秀。

12月9日,奥地利高山滑雪选手在通化参加比赛。高龙安 摄

  吉林是中国冰雪运动大省,与阿尔卑斯山、落基山同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通化是新中国滑雪运动的摇篮,当地坐落着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第一位亚洲滑雪冠军,冰雪资源得天独厚。

  来自奥地利的丽莎(音译)参加了单板滑雪项目的比赛,动作行云流水。她表示,吉林的滑雪场建筑和设备普遍较新,运动体验感很好。

  丽莎在家乡滑雪时,常与亲朋一同聚餐、狂欢,她喜欢这种氛围,建议中国的雪友也可以尝试。她认为,眼前这座滑雪场有足够的魅力和潜力,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Login

  奥地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副参赞尚曼恩站在赛场边,一边喝热红酒暖身,一边挥手为选手们加油。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Login

  尚曼恩多次到访吉林,力推贸易发展。她指向山顶说,这里的索道就是由奥地利企业提供的,又指了指周围,“很多游客在使用奥地利品牌的雪具。”

  “尽管中国在冬季运动的某些项目上起步较晚,但其追赶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尚曼恩表示,奥地利企业和协会与中国冬季运动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愿意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

12月8日,中外来宾参加中国通化·奥地利冬季运动高峰论坛暨滑雪比赛开幕式。高龙安 摄

  此行,奥方带来多家企业参会,主营门禁闸机等产品的阿科瑟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总经理徐忆声表示,他们在吉林有8家大客户,希望通过活动进一步扩大知名度,与更多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建立联系、促成合作。

  Peter Schott是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的国际销售总监,在他看来,中国的雪场数量快速增长,设施已经和国际接轨,这是一大利好信号,他对未来的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通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山表示,近年来,奥地利与吉林省多个地区在冰雪、教育、文化等领域保持紧密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7月,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到奥地利开展经贸活动,加深在冰雪、医药、葡萄酒等领域的交流,双方不断推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务实合作。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Login

  奥地利驻华大使利肯表示,约有650家奥地利企业在中国设立了900多家子公司,投资总额约30亿欧元。中国已成为奥地利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以及奥地利在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

手机购彩-用户注册Login

  “在庆祝此次活动之际,我们不仅要珍惜滑雪带来的愉悦体验感,也要珍惜奥地利和吉林之间持久的友谊和经济合作。”利肯说。(完)

  中新网海南琼海12月10日电 (记者 张茜翼)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9万多件,观众走进这里,不仅可一览南海出水文物,还可利用VR技术,“跨越千里”领略三沙海岛之美;参观1:0.9复原的华光礁Ⅰ号沉船,揭开古代商船的神秘面纱……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图为采访团成员观看展览。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12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海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追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市潭门镇,馆内展览展示了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交往、文化交流。现有的藏品中,包括南海出水文物、历代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海南历史文物、历代船模等。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图为参观者拍摄展品。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在广袤的南海海域中,散布着众多岛、礁、滩、沙。“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展览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全面、集中地展示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

  “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介绍,20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实施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古代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21世纪初,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Ⅰ号”“华光礁Ⅰ号”和明代“南澳Ⅰ号”等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于1996年发现,2007-2008年正式发掘,出水文物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另有铁器、木质船板以及少量铜器残片。展览以华光礁Ⅰ号沉船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过数万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结构剖析展示,对沉船的发现、出水、船体、船货等信息进行全面释读。据介绍,华光礁Ⅰ号古代沉船丰硕的发掘成果证明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生的年代久远,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源远流长,以及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避风港、补给站、中继站的重要地位。(完)